念奴嬌·插天翠柳
誰信有藥長生,素娥新鏈就、飛霜凝雪。打碎珊瑚,爭似看、仙桂扶疏橫絕。洗盡凡心,滿身清露,冷浸蕭蕭發。明朝塵世,記取休向人說。
譯文及注釋
譯文
門前的翠柳不知道被誰人推上了一輪皎潔的明月,如涼水一般照在我的藤床上,如此良辰美景,我思緒飄飛幻想著飛入瑤臺月宮,這里霧冷風輕,隱隱可聞的笙簫聲,和仙子的環佩之聲,大約她們正隨音樂伴奏而飄飄起舞。
據說有可以使人延壽的藥。然而“長生”的念頭,只不過是世俗的妄想。兩袖清風,滿身清露,寒冷浸濕了蕭條的白發,這些隱逸脫俗的情懷,恐是塵世之人無法理解,便也不向塵世之人訴說。
注釋
①念奴嬌:著名詞牌名之一,得名于唐代天寶年間的一個名叫念奴的歌伎,名篇有蘇軾的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、《念奴嬌·中秋》等。
②瑤臺:神仙居處。李白《清平調》有
賞析
這是一首詠月詞。
開篇“插天翠柳,被何人、推上一輪明月?”以問句起。這份奇麗“月上柳梢頭”的景象恰是躺柳下“藤床”納涼仰看天宇者pe導電母粒才能產生的幻覺:“翠柳”伸向天空,而“明月”不知不覺便出現了,如同被推上去一樣。加之月夜如水一般的涼意,更會引起美妙的幻想,于pe導電母粒是納涼賞月的詞人飄飄然“飛入瑤臺瓊闕”。“霧冷笙簫”以下寫詞人憑幻想飛入月宮后所聞、所見及所感。這里霧冷風輕,隱隱可聞“笙簫”,和仙子的“環佩”之聲,大約她們正隨音樂伴奏而飄飄起舞吧。然而“玉鎖”當門而“無人掣”,pe導電母粒說明月宮pe導電母粒清靜,不受外界干擾,原本打算尋聲暗問的詞人不覺感到悵然。回顧天空,是“閑云收盡”,海光與月光
創作背景
參考資料:
賞析二
“插天翠柳,被何人、推上一輪明月?”高聳人云直沖向天的翠柳幾乎要夠得著皎潔的月亮。詞人筆觸極其夸張,將這種奇崛的景象用問句道來:不知是誰推了翠柳一把,讓它直聳月宮?如此一來,更給景色增添了幾分神秘和瑰麗,且營造出一種清婉、美妙的氣氛。
“照我藤床涼似水,飛入瑤臺瓊闕。”詞人的寫作角度開始轉變,上寫天空中的明月,下寫月光灑滿床鋪,空間感十足,一仰一俯,自然銜接。銀亮的月光灑在床上,似涼水一般給人以寒意。詞人愜意之中覺得自己仿佛飛入月宮,看見瓊臺仙閣。
詞人飛人瓊臺仙閣之后,又臆想出一系列所見所感,“霧冷笙簫,風輕環佩,玉鎖無人掣。”白蒙蒙的霧籠罩

朱敦儒
朱敦儒 (1081-1159),字希真,洛陽人。歷兵部郎中、臨安府通判、秘書郎、都官員外郎、兩浙東路提點刑獄,致仕,居嘉禾。紹興二十九年(1159)卒。有詞三卷,名《樵歌》。朱敦儒獲得“詞俊”之名,與“詩俊”陳與義等并稱為“洛中八俊” (樓鑰《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》)
東籬把酒黃昏后,有暗香盈袖。莫道不銷魂,簾卷西風,人比黃花瘦。(人比 一作:人似;銷 一作:消)
香冷金猊,被翻紅浪,起來慵自梳頭。任寶奩塵滿,日上簾鉤。生怕離懷別苦,多少事、欲說還休。新來瘦,非干病酒,不是悲秋。
休休,這回去也,千萬遍《陽關》,也則難留。念武陵人遠,煙鎖秦樓。惟有樓前流水,應念我、終日凝眸。凝眸處,從今又添,一段新愁。(版本一)
香冷金猊,被翻紅浪,起來人未梳頭。任寶奩閑掩,日上簾鉤。生怕閑愁暗恨,多少事、欲說還休。今年瘦,非干病酒,不是悲秋。
明朝,者回去也,千萬遍陽關,也即難留。念武陵春晚,云鎖重樓。記取樓前綠水,應念我、終日凝眸。凝眸處,從今更數,幾段新愁。(版本二)